飞天意面教自来水

关于书单

盂兰变:

巴黎1936没有书单可以提供给大家,因为作者自己的恶趣味向来担心洋洋得意的书单会暴露拟定者的浅薄。


如果大家真的想读,可以从1936的正文和时间线里找。里面出现的书全部都是真实存在且可以读的。甚至可以说,如果平行世界里真的存在过明楼和阿诚哥这么两个人,那么1936年的他们在巴黎真的会读到的书,很可能就是时间线里出现过的这些作品了


关于1936的章节名,在这里也稍微写一点。并不是希望指导什么,是单纯看到有朋友说买了《苦炼》和《窄门》,我觉得有必要稍微介绍一下1936里出现的这些名著的打开方式。


《人的境况》:这本书估计是最容易让读者感觉到挫败的。首先也许是目前能够看到的全译本不是特别的精致,我曾见过一个马尔罗研究的小册子,里面《人的境况》的选段就翻译得更从容些。其次这个故事不能按照现实主义的读法来读,马尔罗虽然对中国有好感,但事实上恐怕他并非真的来过中国。他去的应该是那时候的印度支那,所以小说里很多所谓发生在广州或者上海的事情其实以中国读者的角度看,是很失真的。其次,马尔罗这本书为什么可以在当年就获得龚古尔文学奖,我想还是在于小说在隐喻的层面上传达的一种世界观。一种事物的意义在于行动中的类似前存在主义的价值观。所以,这部小说如果读懂了,是很能打动人的。阿诚哥在第一章里读到的是关于痛苦的段落,但是他和明楼交谈时表达的观点是“很动人”,这个评论结合后来他和苏珊的往事来看,是很意味深长的。明楼在蒙田的雕像下,想起马尔罗小说里的两个核心段落,也是另一个层面的隐喻。里面有很让人心碎的东西,但也有让人觉得很激动的东西。


另外,这本书里描写的许多情节,对应的历史真实应该是27清党。明楼作为过来人,在十年后的一个夜晚,带着这本由一个外国人来描写一段往事的小说,前往里昂出差,他的书签和指痕背后,是怎样的情愫呢?


 


《苦炼》:看到有朋友说买了尤瑟纳尔,我希望没有给你带来太大的阅读阴影。尤瑟纳尔可能是所有这里出现的作品中最难读的。因为作者本人太强大了,所以作品里的十分之九是在水面下面的。作为一个女作家,却永远只写纯粹的历史小说,作品跨越的时间空间以及作品需要追加的注释让人瞠目结舌。读者如果不了解她的风格和她的抱负,很可能会读伤。希望我没有剥夺购买了尤瑟纳尔的朋友未来阅读她的权力。


 


《墙》:萨特的这个集子,我貌似在第三章的注里面交代过。我第一次读到它是在中学时代,那时候完全不了解存在主义是啥。就觉得这也写得太好了吧。现在读过萨特别的作品回头看,我想如果要我推荐一本萨特的书,除了《文字生涯》,肯定就是《墙》了。尤其是那个同名短篇,我第一次知道原来对信仰和命运还可以这样写。我们过去对信仰的讨论都太理想化太玫瑰色了。


 


《夜航》:相关信息参见第四章的注一。关于这个中篇小说,我只有一句话可以说,非常美的全年龄向小说,请读吧。


 


《质朴的心》:福楼拜晚年写作手法炉火纯青的一个短篇。也许是写得太好了,所以一直以来存在感很低。经历了为了挽救侄女儿的家庭(福楼拜终身未婚)不惜一切代价的疯狂之后,晚年的福楼拜在表现市民阶级时,流露出一种罕见的可贵温情。我想不到法国文学史上还有什么作品的名称更适合用来定义阿诚哥的心灵了。“质朴的心”千言万语都在这简单的配搭之中,这里描绘的是一种和智力无关的、人类的高贵情感。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其实有许多作者都涉及过这一主题,马洛伊山多尔的《烛烬》、尤瑟纳尔的《一弹解千愁》、茨威格的《昨日世界》(三个篇名都极美)描述的都是这种在世界秩序彻底崩塌之前的人类的贵族情感。在我心里,阿诚哥和明楼都是有着这样情感的。然而,贵族情感和所谓的贵族阶级无关,它可能是天然的一种人类的情感。不论是身为强者,还是身为弱者,就这样真实存在着的一种人类高贵的情感。在经历过历史上长达数十年之久的阶级斗争之后,似乎有的时候再谈贵族情感,或者高贵的情感,仿佛是一件极为可笑的事情。但事实上,它就这样存在着,存在着。甚至在阶级斗争这一可怕的名词本身都化为历史的陈迹之后,它依旧存在的。也许这是人类本身的希望所在? 


如果阿诚哥当年没有遇到明楼,我想他仍然是个有着“质朴的心”的人。只是长大之后未必能有现在这样大的力量,去践行这点心意了。质朴并非蒙昧或者愚钝而不得不做个好人,小说里的女仆“全福”替太太掌家时,精明和勇敢远在太太之上,但是她就是心甘情愿地把爱意投射在太太的两个孩子身上。这种质朴的心灵,从一向尖锐刻薄的福楼拜笔下写出,居然具有了一种不可思议的魅力。


而我想象中的阿诚哥,在经历过童年那样的往事之后,也是具有这样不可思议的魅力的年轻人。他有一颗纯粹质朴的心。也因此,从那样的苏联往事里归来的他,仍旧能够带着一种冷峻的爱,回到法国,回到明楼身边。


 


 


(后面的章节名如果写出来日后再补充)


 

评论

热度(77)